中国买光了俄罗斯的桦木原木?
中国买光俄罗斯的桦木原木?这听起来像是在说中国把俄罗斯的森林都扫荡干净了,但实际情况可没那么简单。咱们得从头说起,基于真实的数据和政策变化来聊聊这事儿。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全球最大的木材出口国之一,中国作为邻国,自然成了它的主要买家。特别是桦木这种硬木,适合做家具、地板和胶合板,中国需求大,俄罗斯供应足,两边贸易从上世纪末就开始热络起来了。
先看看历史数据吧。2019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桦木原木总量大约150万立方米,占俄罗斯出口的18%左右。那时候贸易还算平稳,俄罗斯国内的胶合板工厂有足够的原料,出口也没啥大限制。到了2020年,全球疫情闹腾,物流中断,进口量直接掉到120万立方米,俄罗斯边境口岸木材堆积少了很多,中国工厂也跟着受影响,生产放缓。但2021年情况反弹,中国需求猛增43%,进口量达到172万立方米的高峰。这一年中俄木材贸易总额也跟着翻倍,俄罗斯赚了不少外汇。
政策变化是关键转折点。俄罗斯政府从2007年就开始调整木材出口税率,目的是鼓励国内加工,而不是直接卖原木。到了2022年1月1日,他们正式实施未加工原木出口限制,大部分针叶木禁运了,但桦木作为例外,还允许部分出口。这政策一出,中国进口份额直线上升,从2019年的18%跳到2023年的79%。2023年全年,中国从俄罗斯拿到的桦木原木占了进口总量的95%,贸易额同比增长近一倍。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伐木量增加,高品质桦木优先供应中国市场,这给俄罗斯带来了经济收益,但也让国内产业叫苦。
俄罗斯国内胶合板生产商最先感受到压力。桦木是胶合板的主要原料,出口多了,高质量原木就短缺。专家们指出,采伐季节一到,国内工厂采购成本上升,有些小型锯木厂因为拿不到好料,直接运营困难,甚至关门大吉。2023年,俄罗斯胶合板产量下降了5%,部分原因是原料被中国买走太多。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官员多次讨论这问题,他们觉得需要平衡出口和内需,避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2024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占比还保持在79%,总量约50万立方米,但俄罗斯开始考虑进一步限制,比如对桦木设出口配额。
再看2024年的整体情况,中国木材进口总量其实在下滑。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到6月,中国从俄罗斯的木材进口量同比减少了30%,特别是原木部分。5月份单月进口量降14%,到121万立方米,贸易额也掉11%。这跟中国经济恢复慢、建筑业需求弱有关。俄罗斯那边,受制裁影响,木材出口总值从2022年的高点往下走。欧盟从2022年7月起禁运俄罗斯木材,但数据显示,有大量桦木胶合板通过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转口,价值超15亿欧元,数量超过50万立方米。这事儿暴露了监管漏洞,俄罗斯木材间接流入欧盟市场。
进入2025年,情况更复杂。中俄双边贸易整体下降8%在前5个月,俄罗斯对华出口木材也跟着减。俄罗斯继续推动产业转型,鼓励出口锯材和胶合板,而不是原木。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对华胶合板出口增长45%,这表明政策在起效。中国开始从新西兰、加拿大和巴西多进口木材,分散来源,避免过度依赖俄罗斯。俄罗斯专家预测,如果不调整,国内胶合板行业会继续面临原料短缺,但通过配额和税率控制,能逐步稳定市场。
这贸易链条不是一方买光另一方的简单事儿,而是双赢中带点摩擦。俄罗斯靠出口桦木赚外汇,2021年到2023年高峰期,贸易额翻倍,帮他们稳经济。但国内产业转型慢,原料外流导致小厂关门,失业风险增加。中国这边,桦木进口满足家具和建筑需求,2023年进口峰值帮工厂满负荷运转,但价格波动大,政策不确定性让企业头疼。俄罗斯的出口禁令本意是保护森林资源,减少非法采伐,从2007年的税率调整到2022年的限制,都在往这个方向走。结果呢,中国进口结构变了,多买加工材,少买原木,这对双方可持续发展有好处。
话说回来,标题里的“买光”有点夸张。俄罗斯森林面积815万平方公里,林材储备807亿立方米,不会轻易被买光。中国进口虽多,但全球份额有限。2024年,中国总木材进口从高峰降下来,俄罗斯出口也转向亚洲其他国家如土耳其、伊朗。俄罗斯联邦森林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木材行业受制裁影响不大,但从业者76%不看好前景,需要找新市场。中国作为主要伙伴,合作深化是趋势,比如“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林业投资增加,从单纯贸易到联合加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