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民局长:我为什么要收紧移民
日本法务大臣的铃木法相先生,最近在一个的采访中,直言不讳地聊起了最近收紧外国人移民的话题:“外国人政策,常常只能是‘接受还是管制’,但这不是非此即彼的事,需要平衡。最重要的是调整速度和节奏。”图为日本法务大臣接受采访
小宝之前就聊过,日本移民收紧是在拉平曲线,现在,是不是印证了小宝的观点呢?
为什么日本要收紧经营管理签证?
法务大臣,在日本,职能里包含了欧美的移民局长,在日本,被称为“相”。
没错,就是象棋里的那个相。
图为象棋
铃木相一直强调,日本不会走那种“要么大开国门欢迎所有人,要么筑起高墙拒人千里的极端路线”。
相反,日本要蹚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移民之路,稳扎稳打,像绣花针一样细致入微。
日本是个岛国,人口老龄化严重,2024年出生率仅为1.20,劳动力缺口高达600万。 移民是必需的,但不能乱需。
铃木相在采访中提到,欧洲的例子就摆在那儿:如果接受速度太快,社会摩擦就会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比如埼玉县川口市聚集了不少土耳其裔库尔德人,社区摩擦通过SNS放大,谣言四起,经常让当地人惴惴不安。
图为川口库尔德人闹事新闻,一个接一个
铃木相的思路是,需要早点捕捉这些信号,别等到矛盾爆发才后悔。
那怎么捕捉呢?
铃木相的意思是,借鉴德国的经验。
图为德国小朋友
德国作为欧洲移民大国,早年大开门户,2015年难民危机时一次性接收了89万移民,结果呢?社会融合问题层出不穷,犯罪率短期内上升了15%,就业市场也一度乱套。
日本自然不想重蹈德国的覆辙。
铃木相推动的策略是,先制定一个“移民上限人数”计划,逐步拉平曲线。
图为日本四分之三都是山地,无人区
简单说,就是每年设定一个可控的移民配额,比如针对技术工人和护理人员,总数控制在多少人以内。
这不是一刀切,而是像园丁修剪枝叶,根据经济需求和社区承受力动态调整。
图为园丁
2025年,日本政府已经在专家会议上讨论这个方案,目标是到2030年,让移民融入率达到85%以上。
铃木相的思路是,一定要避免“外国人聚居”现象,确保每个社区的移民比例不超过当地人口的10%。
这样,外国人才不会过度聚集。
图为外国人在日本
因为预计未来,日本的外国人比例目标,大约是7%-10%左右。
也就是说,目前日本有大约不到四百万持有长期签证的外国人,2050年要增加到七百多万,2070年要增加到九百多万人。
图为外国人到2070年增长预测
而2070年,预计日本的人口就只有9000多万,这时候,移民差不多占日本人口的10%,这么来缓步的,达成移民和日本国民的融合平衡。
这套思路,其实跟日本抗疫时的路子如出一辙。
回想2020年新冠疫情,日本没像中国那样大刀阔斧封城,也没像欧美国家完全放飞自我,任由病毒横行。
日本当时就采用了“中间路线”:一边加强边境管控,但不强制,一边鼓励企业远程办公和疫苗接种,也不强制。
结果呢?日本的死亡率控制在每10万人中仅200人左右,远低于美国的3000多。
图为疫情日本患者曲线
所以现在的移民政策也是这个调调——一边吸引高端人才,一边严把质量关。就完全不意外了。
铃木相在之前的发言中曾经说过:“我们不会成为‘移民国家’。”
这话不是排外,而是给日本的人民群众看的。
因为日本的根基是单一民族文化,移民得像樱花融入春风,悄无声息却点缀美好,而绝不能霸王硬上弓。
图为樱花
当然,日本移民这条路也还在探索中。
铃木相承认,收紧政策会让一些申请者觉得门槛高了点。
但铃木相的态度,其实早在其他场合也一脉相承。
在2024年的一次国会质询中,他就谈到过“临时总配额”的必要性:“在社会摩擦超出容忍度前,踩紧刹车。”
这不是冷冰冰的官僚语调,而是带着人情味的提醒。
他还提到,针对游客和短期签证,也要调整节奏,避免“一窝蜂”涌入。
图为浅草人挤人
因此,你就理解了,为什么2025年上半年,永住申请通过率已降到41.2%,比五年前的70%低了太多。
而且,后续还会有所动作,因为日本借鉴了德国的一些方法,比如计划在移民审查中加入“社区适应测试”,比如要求日语N2水平,以及本地志愿服务记录等等。
这让小宝想起《论语》里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图为论语
日本正是在这条古道上,融合现代数据和人文关怀,慢慢地在调整着移民政策。
至于其他国家的移民政策怎么走,那是他们的事,一刀切也好,放飞也好,各有各的道理。
日本呢?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往前。
因为2025年,移民对GDP的贡献已达2.5%,所以, 铃木相的这份“收紧”,不是关门,更不是不友好,而是进一步的而是开门见山。
图为开门见山
因为,这样做的目标人群就更清晰——希望来日本的人,能清楚的理解自己和日本的需求是不是匹配,然后呢,匹配就欢迎,不匹配就另觅他路,不要互相浪费时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