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4 14:30

特朗普没想到,中方出招不动声色,美军重返阿富汗计划被打乱

2025年9月,国际局势又起波澜。特朗普政府突然放出风声,要重新夺回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不是第一次美国盯上阿富汗,但这次的动作,让不少人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美方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反恐,可看着地图,谁都明白,这地方离中国太近了,分明是有别的算盘。没想到,中国这回没有按过去的节奏来,而是带着几个邻国直接把事儿搬到了联合国台面上。
不光没让美国捡到便宜,反而让它陷入了新一轮外交被动。
特朗普想翻旧账,中国直接换了剧本巴格拉姆基地距离中国西部边境很近,位置太敏感。美军曾在那驻扎多年,直到2021年才撤走。如今,特朗普政府突然叫嚣着要“重返”,多少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美国国内对这事儿也不是铁板一块,反战声音一直都在。可特朗普偏偏又把这块“老骨头”翻出来,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地缘政治上的小算盘。
这时候的中国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味低调,而是迅速拉上俄罗斯、伊朗和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9月25日发出联合声明,明确支持阿富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国家在阿富汗搞军事介入。


美军撤走后的巴格拉姆空军基
声明一出,等于把美国的计划摆到了国际聚光灯下,一下子改写了局势。
原本美国是想私下推进军事部署,结果被中国带头公开化、国际化,各国也开始纷纷表态,不少国家都表示支持联合国框架下解决问题。
这一转折,让美国一时间很难再以“反恐”为理由推进基地建设。
这波外交操作,中国拿的是明牌四国联合声明不光是写给联合国看的,更是写给全世界的。重点有两个,一是阿富汗的主权不能被侵犯,二是反对在阿富汗设立任何域外军事基地。
这两句话,其实就是在对美国说“这事儿我们不同意”。
更重要的是,中国这次没有单打独斗,而是把周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都拉了进来。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这几个国家不是随便选的,它们都有现实的地缘安全考虑。

中国通过和这三国协调,在联合国发声,等于是在制度框架内给美国设了一个“外交防火墙”。
过去,美国一旦想在某地动手,往往是行动先行,再补政治说辞。这次中国改了打法,先从联合国入手,把问题定性为主权问题,一下就让美国的“反恐说法”变得站不住脚。
打个比方,美国想悄悄进屋,中国干脆把大灯打开,让大家都看清楚它要干嘛。
阿富汗没那么好拿捏,塔利班自己也有考量塔利班政府虽然至今没有得到广泛承认,但它已经在治理阿富汗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小的韧性。过去两年,它在国内安全、禁毒、反腐等问题上做了不少表面功夫,只为换取国际社会的认可。

如今,突然听说美国要“回来”,自然是头一个不答应。
早在9月中旬,阿富汗临时政府就拒绝了美方提出的“反恐协作”建议。他们担心,一旦美军重返,国家主权可能再次被架空。
不管外界怎么看,塔利班这次的立场是清晰的——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外来军事力量再次介入。
而塔利班现在也越来越倾向于与中国合作。毕竟中方提出的是经济帮扶、基础设施合作,而不是军事驻扎。对一个急需发展和稳定的国家来说,这种合作方式显然更有吸引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在这次多边行动中能迅速获得回应。塔利班不想再卷入大国博弈,它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伙伴,而不是又一次的“反恐战争”。
地区老对手反而成了中国的“临时盟友”俄罗斯和伊朗在阿富汗问题上态度也很鲜明。这两个国家跟美国的关系不用多说,长期敌对。对他们来说,绝不能允许美国在自己家门口再插一刀。

俄罗斯的担忧在于中亚安全,伊朗则更关心自身边境的稳定性和宗教影响力。
巴基斯坦的立场比较微妙。过去它是美国的军事盟友,但在特朗普任内,两国关系一度陷入冷淡。
现在巴基斯坦跟中国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让它更愿意在这类问题上站在中国一边。

这三国在这次联合行动中并不是为了讨好中国,而是因为中国的立场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中国这次不是靠拉拢,而是靠共识,建立起了一个小规模的“区域制衡圈”。
而这个圈子最大的一张王牌,就是不想让阿富汗再次成为外来势力的“试验场”。
特朗普这步棋,看似强硬,其实有限特朗普政府这次突然提出重返巴格拉姆,背后确实有不少国内政治因素。一方面,他在国内政策争议不断,经济表现不如预期,面对媒体和反对派的施压越来越大。

外部强硬,是他一贯的“转移话题”方式。
但现实比口号要复杂得多。美国如今财政压力大,军力部署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灵活。更何况,阿富汗不是无人之地,重新部署部队,不仅要面对塔利班的反对,还得面对整个地区的警惕。
而现在中国等国已经率先在联合国定了调,美国要想强行推进驻军计划,就得顶着“侵犯主权”的帽子。这种局面下,即便特朗普再怎么强硬,也很难找到一个漂亮的说法去对内对外交代。
阿富汗风波背后,是新的战略格局这次围绕巴格拉姆的争议,其实反映出一个更深的变化:美国想用旧办法维持影响力,但世界已经变了。多边合作、地区对话,正在替代过去那种“谁军舰多谁说了算”的时代。

中国这次没有出兵,也没搞什么制裁,而是用一套规则和话语权的打法,把美国的动作压住了。这种方式可能不够热闹,但效果却实实在在。
从阿富汗这个点往外看,中亚和南亚的格局正在重新洗牌。美国想插手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中国则在稳扎稳打地扩大影响。不是靠“强压”,而是靠“共赢”。
塔利班政府虽然不被所有人认可,但它正在寻找一个能让国家走出困境的路径。对它来说,是继续被外部操控,还是抓住稳定发展的机会,这次风波可能会成为一个分水岭。

阿富汗又一次成为大国角力的焦点,只不过这次局势换了角色。特朗普想用老路子强硬回归,但却被中国用“规则”挡在了门外。联合国成了这场较量的主战场,而不是沙场。
谁更懂得用规则说话,谁就能赢得更多支持。中国这次的做法,虽然不惊天动地,却让很多国家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区域问题,或许可以由区域国家自己来处理。


这不是简单的外交反击,而是一种格局上的转变。阿富汗的问题还远未解决,但这一次,谁更愿意尊重主权、推动发展、稳住局势,谁就能在不动声色中走得更远。
信息来源:
2025年9月25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正式新闻通稿,内容为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四国外长就阿富汗局势发表的联合声明:声明强调支持阿富汗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反对建立任何外国军事基地,并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地区安全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朗普没想到,中方出招不动声色,美军重返阿富汗计划被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