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弥漫后方!俄罗斯导弹夜袭,乌克兰武器生产与能源枢纽遭重创
10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正式证实,俄军已于10月2日夜间至3日凌晨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袭击行动,打击目标涵盖乌克兰军事设施及能源基础设施。这一行动引发多方关注,也使俄乌冲突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凸显。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消息,此次袭击中,俄军通过多个发射装置发射导弹与远程无人机,成功摧毁乌克兰国防工业综合体相关的多个目标。不过,俄国防部未具体说明被摧毁目标的详细位置与数量,也未提及袭击造成的具体损失情况。
从乌克兰方面的反馈来看,此次袭击造成的影响较为显著。
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Naftogaz在声明中表示,这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天然气设施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并承认公司部分设施因袭击遭受“十分严重”的损失,目前正紧急开展受损设施的评估与抢修工作,以尽量减少对能源供应的影响。
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进一步披露,袭击主要集中在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地区,俄军在这两个地区共发射约35枚导弹(含多枚弹道导弹)和约60架无人机;同时,苏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敖德萨及基辅地区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部分区域的能源供应出现中断。
乌克兰方面认为,俄罗斯对炼油厂和能源设施的此类袭击,是其更广泛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削弱乌克兰的防御能力与经济潜力。
此外,据乌克兰空军此前发布的通报,在10月2日夜间至3日凌晨的大规模联合攻击中,俄军共向乌克兰发射416枚机载武器,其中包括381架无人机(含攻击型无人机与诱饵无人机)和35枚各型导弹,具体涵盖7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21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以及7枚Kh-59/69制导导弹。
通报明确,此次袭击的核心目标是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地区的关键能源基础设施,这两个地区的能源网络受损最为严重。
此次大规模袭击反映出俄乌冲突正日益激烈,双方均在采取行动削弱对方的防御能力与经济潜力。
在此背景下,扩大袭击范围、延长战争持续时间的风险依然存在,不仅对地区安全稳定构成直接威胁,也为国际社会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努力带来诸多挑战,后续局势发展仍需持续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