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 23:16

死不足惜!柯克反华播仇恨,鼓吹“持枪代价”却死于枪下

查理・柯克,这位MAGA阵营的“顶流网红”,曾在2023年4月的TPUSAFaith活动上公开宣称“为捍卫第二修正案,每年承受一些枪支死亡代价是值得的”,如今死于22岁枪手泰勒・罗宾逊的子弹,其推崇的“自由代价”最终落在了自己身上。

特朗普为柯克操办的“悼念活动”,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拙劣的政治闹剧。特朗普下令全国降半旗4天,柯克的追悼会被安排在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可容纳7.3万人的州立农业体育场,MAGA支持者挤满现场,副总统JD万斯、马斯克等人出席,马斯克还与特朗普合影并配文“献给勇敢的查理”。
更扎眼的是柯克遗孀埃丽卡的表现——本该肃穆的追悼场合,她却穿着高贵,脸上的泪妆精致得像红毯造型,没有半分丧亲的狼狈。眼泪刚从眼角滚下来,她就快步扑进特朗普怀里,双手轻轻拍着对方后背,那亲昵姿态像是提前排演过,被现场摄像机精准抓拍到每一个镜头。这哪是悼念丈夫,更像借着逝者攀附权力、博眼球的表演,一下戳破了这场“肃穆活动”的假面具,让MAGA阵营借悼念搞政治作秀的心思,暴露得明明白白。

没人该为柯克惋惜,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向世界释放恶意。作为特朗普的“青少年军师”,他以撕裂社会、煽动对立起家:2023年12月,他在《TheCharlieKirkShow》播客中直言“中国是美国最大的长期威胁”,将中国塑造成敌对目标;2023年3月,他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演讲时,因宣扬保守派极端观点引发学生抗议,虽无“禁止华人留学”的极端言论,却多次在公开场合渲染“外来威胁论”,为排外情绪推波助澜。2025年9月初,他在遇刺前几天单次访问日韩,与当地右翼势力接触,鼓吹“东方威胁论”,将排外情绪包装成“保护本土利益”,本质是为收割国际流量、扩大自身影响力,其言论已成为加剧族群对立、国际矛盾的推手。
为帮特朗普赢选,柯克更将年轻人当成政治工具。作为“美国转折点”的联合创始人,这个被南方贫困法律中心列为“仇恨组织”的机构,在850多所美国大学设有分会。2024年大选前,柯克带着团队跑遍47个州,在大学校园举办“青春助选会”——台上用“夺回美国未来”的空头口号哄骗学生,台下配合特朗普竞选团队动员青年群体;他还在社交平台运营着近千万粉丝的账号,每天发布十几条攻击左翼、抹黑少数族裔的短视频,把极端思想包装成“青春态度”,诱导无数年轻人跟着喊“反对多元文化”,亲手将仇恨的种子埋进年轻一代的心里。

柯克的死,成了极端势力暴露丑态的放大镜。韩国极右翼团体“自由大学”借着“悼念柯克”的名义,在首尔街头举着美韩国旗游行,对着路过的华人游客破口大骂,高喊“反对对华免签”,甚至试图冲撞中国游客旅行团——这一幕,恰恰印证了柯克生前煽动言论种下的恶果,让极端情绪从美国蔓延到海外。
但清醒的声音从不会被淹没:巨石强森的女儿艾娃在Instagram上转发内容,直言“如果你希望在离开这个世界后,听到别人对你的善意评价,那你活着的时候,就该对这个世界释放善意”;随后她又在X平台补充“现在的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善良,而不是用仇恨喂养的极端”。这番话没有刻意“刺穿虚伪”,却以朴素的道理点破了柯克一生的错误,也成了对所有煽动者的警告——极端言论终会反噬,仇恨永远无法构建良性社会。
网友的评论,道尽了对“煽动者落幕”的态度:“幸好这个撕裂社会的人没能爬到更高位置。”虽无《华盛顿邮报》披露“特朗普胜选后人事计划”的实据,但从柯克生前与特朗普的紧密关联、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来看,若他未遇刺,大概率会成为特朗普阵营在青年政策中的重要参与者。

试想,这个长期渲染“中国威胁”、煽动排外情绪的人,若真能参与制定政策,极有可能推动限制华人留学、收紧华人签证等针对性措施,甚至在国际上撺掇更多国家针对中国——如今他的落幕,恰是掐灭了一颗可能危害中美民间交流、伤害华人利益的“潜在隐患”。“恶有恶报”的点赞刷屏,本质是人们对“煽动仇恨者终受反噬”的朴素认同,是对极端思想的集体抵制。
查理・柯克的死,没有惋惜,没有同情,只有对“煽动仇恨者终食恶果”的感慨。他的一生,是用极端言论撕裂社会、用对立思想收割利益的一生;他的结局,是对所有试图靠仇恨上位者的警示:靠煽动制造的“热度”终会消散,靠对立积累的“影响力”终将反噬,唯有善意与包容,才能真正留在人们心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死不足惜!柯克反华播仇恨,鼓吹“持枪代价”却死于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