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批准设立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留出填岛空间,菲律宾至今没对策
中方批准成立黄岩岛自然保护区,划出了一块大约35平方公里的海域,这消息一出来,菲律宾那边有点懵,也有点急。为什么?因为这一步棋,走得很妙。黄岩岛是个大礁盘,中间围着一个很大的潟湖。这里海水干净,珊瑚礁长得很好,是很多鱼和海洋生物的家。但这些年,菲律宾的渔船经常跑过来,用那种拖网捕鱼。这种网很破坏海底,会把珊瑚礁刮坏。
以前咱们的海警船看到他们这样,主要是警告、驱赶,让他们离开。现在不一样了。国家把这里划成自然保护区,就有了专门的法律保护。以后再碰到菲律宾船来捣乱、破坏环境,咱们的海警就不是简单地赶人了。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像警察执法一样:登船检查、扣押船只,甚至可以抓人、依法处理。理由很正当:你们在破坏我们国家保护的自然环境!环保这个理由,全世界都认,谁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反对我们执法。
菲律宾和一些西方国家,以前老爱嚷嚷,说我们中国要在黄岩岛“搞军事化”、“要修军事基地”,想拉帮结派地指责我们,给我们施压。
现在我们搞的是“自然保护区”!核心任务是保护珊瑚礁,是做科学研究。这跟“军事化”完全不沾边。我们对外可以说得很清楚:我们是在保护珍贵的海洋生态,是在做负责任大国该做的事。菲律宾以前那些指责我们“想打仗”、“想扩张”的话,一下子就被堵回去了,显得很没道理。我们反而站到了道德的高点上。
这个保护区划得挺有讲究。不是把整个黄岩岛都圈死了。岛上一些地势比较高、礁石比较结实的地方,比如北岩、南岩这些地方,没有被划进最核心的保护区范围。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现在主要任务是保护环境,不搞大建设。但是,以后如果有需要,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些“非核心区”的地方,以保护环境、搞科研、或者帮助渔民避风补给的名义,建一些必要的设施。比如建个海洋观测站、修个小码头、弄个管理站什么的。这些设施表面是为了环保和科研服务,但建起来了,自然就能有人员常驻,能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片地方。等于说,我们既保护了环境,又为以后能更稳固地在这里立足,留了一条合规的路。
黄岩岛在南海的位置非常关键,差不多在中间地带。咱们国家之前在南海已经建好了几个重要的岛礁基地,像永暑岛、美济岛、渚碧岛,它们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如果黄岩岛以后也能有常驻人员和设施,那它就能和西沙的永兴岛、南沙的渚碧岛一起,形成一个更大、更稳固的“大三角”格局。这对咱们整个南海的和平稳定,意义非常大。现在设立保护区,就是扎扎实实地迈出了管理黄岩岛的第一步。
黄岩岛这个办法,说不定以后还能用在南海其他地方。比如仁爱礁,菲律宾有艘破军舰赖在那里二十多年了,船都快烂了,油污一直在漏,严重污染海水。如果我们也在仁爱礁设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清理这艘污染环境的破船,就变成了保护海洋生态的正当行动。用环保的理由解决问题,比直接硬碰硬,更容易让人理解,阻力也可能更小。
菲律宾虽然叫得凶,反对我们设保护区,但这改变不了事实。黄岩岛是中国的,我们在自己的地方设立保护区保护环境,合理合法,谁也挑不出大毛病。
这一步看着是环保,其实是一招高棋,它用正当的理由,强化了咱们的执法权。堵住了别人说我们要“军事化”的嘴。所以,设立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绝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珊瑚礁那么简单。这是一步深思熟虑的棋,既保护了环境,又稳稳当当地守住了中国领土,还顺带让想捣乱的人无话可说。菲律宾的反对声,终究是徒劳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