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跟一个州撕破脸,特朗普这回玩真的?授权军队在必要时全面动武
2025年9月27日,特朗普在X平台上扔下重磅炸弹:要向俄勒冈州波特兰派兵,还直接授权“必要时动用全部武力”,打击所谓的“国内恐怖分子”。这可不是演习,这是真的“动真格”。消息一出,俄勒冈州上下火力全开反击,州长和市长几乎同时站出来反对,五角大楼也显得措手不及。
这一幕,不是普通的政治交锋,而是一场联邦与地方权力的正面碰撞。特朗普这回,不只是动嘴,而是动兵。
法律之外的“总统特权”?特朗普这次出兵波特兰的理由,说白了就是一个词:安全。他声称波特兰存在“国内恐怖活动”,需要联邦力量介入。
可问题是,按照现行法律,总统要想向某个州派兵,至少得满足两个条件:地方政府请求,或确有极端紧急状况。
波特兰这边,州长蒂娜·科特克明确表示市区“没有安全危机”,市长威尔逊更是直言“我们不是军事目标”,这俩条件一个没占。
俄勒冈州总检察长直接指出,特朗普的决定未经州政府任何协商,也没拿出一丁点“紧急威胁”的证据,属于标准的“越界操作”。
更要命的是,今年年初加州刚刚因为类似事件把特朗普告上了联邦法院,法院初判明确表示:未经地方同意派军,违法。
照这路数走下去,特朗普这波操作恐怕得重蹈覆辙。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次特朗普连国会面子也没给。之前在对伊朗动武时,好歹还象征性地和国会打了个招呼,这次干脆连基本程序都跳过了,直接社交平台上发文“开干”。
《华盛顿邮报》爆料,五角大楼对这决定也是一脸懵逼,国防部官员还在开会研究“总统到底想干嘛”。
可见,这不只是派不派兵的问题,更是特朗普对总统权力边界一次赤裸裸的重新定义。
州与联邦的拉锯战,一场不对等的政治拔河特朗普没有随机选中波特兰。在他眼里,这座城市早已成为“左派暴力”的象征,从他首次上台开始,就不断把这类民主党掌控的城市标签化。
芝加哥、洛杉矶、华盛顿特区,这些地方都曾被他点名威胁“考虑派兵”,而波特兰就像个容易激起共鸣的政治靶子,一出手就能吸引全国眼球。
对州政府而言,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被“联邦干预”。俄勒冈州和波特兰市已经联合向联邦法院提告,指控特朗普部署非法。州长科特克态度坚决,直言“总统无权在我们州部署军队”。
这不是一句气话,而是他们正在构建的法律防线。早在去年,就有六个民主党州市长联名致信国会,要求立法限制总统向地方派兵的权力。
换句话说,地方政府早已开始为“防特朗普”做制度准备。
但问题在于,美国的联邦制,正在被这种操作撕裂。按照哈佛大学宪法学教授的说法,总统未经协商出兵,不只是一时的程序瑕疵,而是对联邦与州之间权力平衡的直接挑战。
而这场挑战,正在从一座城市扩散到更多领域。比如得州在边境移民问题上的“单干”,已经让华盛顿和奥斯汀关系紧张到了极点。今天是波特兰,明天可能就轮到其他州。
从街头到键盘,社会撕裂被进一步放大如果你以为这只是政治层面的角力,那就太单纯了。特朗普的这道军令,直接把社会对抗推向了新高度。
波特兰街头的抗议活动本来就时有发生,但自从联邦执法人员进驻后,冲突立刻升级。
一名退役海军老兵在参加抗议时,仅仅是站在那里,结果被执法人员一顿暴打,还被喷了胡椒水——手里连根牙签都没拿。
这种执法方式,和“维护秩序”四个字显然扯不上关系。
而在舆论场上,“国内恐怖分子”这个标签也成了点火药桶的火柴。特朗普把“反法西斯运动”列为国内恐怖组织,这种操作把原本可能存在的合理异议都打上了敌人标签。
一些学者指出,这种“贴标签”的方式,往往会让问题更加极端化,导致双方连基本对话的空间都没了。
你说一句,我就说你是暴徒;你喊一句,我就说你在破坏国家安全。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听谁?
媒体也没闲着,福克斯新闻把这次出兵说成是“恢复国家秩序”的英明之举,而CNN则将其描述为“总统权力滥用的最新案例”。
社交媒体上,支持和反对的民众几乎形成两个平行世界,各说各话,互不搭界。信息越多,真相越模糊,情绪反而越容易被点燃。
回不到过去的美国这场派兵风波,不只是一个政治决定那么简单。它其实已经变成了一次对美国宪政制度的“压力测试”。
法院可能会裁定总统行为非法,但谁来确保他不再下一次做同样的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正如一位美国历史学者所说,美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宪政危机,但像这样总统直接和地方政府正面对抗,还是极为罕见。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可能不仅仅是个案。有分析指出,如果特朗普在波特兰的操作没有受到实质性限制,那么其他州也可能会面临类似“军队干预”的困境,甚至成为一种新的执政常态。
从制度设计来看,美国联邦政府并非无所不能,但当总统用“国家安全”这个万能钥匙开所有的门时,制度的锁芯还能剩下多少?
在全球观察者眼中,这种联邦与州的持续对抗,已经显露出美国内政治理能力的明显下滑。
当一个国家的矛盾解决机制不再是议会和协商,而是靠法庭和军队来压制,当民众不再相信制度能自我修复,而是指望“哪一边赢”,那这个国家的民主基础就已经在松动。
当解决分歧的场所从投票箱和议事厅转向法庭和街头时,真正被动用的,不只是武力,而是这个国家曾引以为傲的制度本身。
特朗普这次不是简单地“玩大了”,而是把美国的制度红线当成了跳绳。问题是,这根线,一旦断了,谁来接得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