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 14:36

2022年,美国小伙将“大屠杀”相册捐给中国,回礼让他大呼惊喜


2022年,一个美国小伙的义举让无数人感动。他叫埃文·凯尔,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典当行老板,却因为一本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相册,成了连接中美两国历史与友谊的纽带。这本相册的归还,不仅让一段沉重的历史重见天日,也让凯尔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珍贵回礼,引发了广泛关注。

埃文·凯尔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成长在一个典型的中产家庭。家里没啥显赫背景,父亲经营一家小典当行,母亲是社区学校的文职人员。
凯尔从小就对老物件着迷,小时候常翻看祖父的旧军牌和二战时期的照片。他的祖父曾在太平洋战场服役,头部中弹,受了一辈子的癫痫折磨。这段家庭经历让凯尔对战争的残酷有种切身的体会,也让他对历史文物多了几分敬畏。

大学时,凯尔学的是历史,选修过几门亚洲近代史课程,对中国抗战和南京大屠杀略知一二,但远算不上专家。毕业后,他没去找大公司上班,而是接手了父亲的典当行。这家店铺在圣保罗一条老街上,门面不大,橱窗里摆满旧手表、瓷器和杂七杂八的古董。
凯尔喜欢研究这些物件的来历,觉得每件东西背后都有故事。他还在社交媒体上开了个账号,叫“Pawn Man”,时不时分享店里的新发现,比如一枚二战勋章或一本泛黄的日记。

凯尔对中国文化有种特别的感情。店里最显眼的地方摆着一只清代风格的花瓶,是他几年前从一个老收藏家那买来的。他常跟顾客聊中国历史,讲到唐朝的瓷器或明代的家具,眼睛都放光。他觉得自己跟中国有种奇妙的缘分,虽然没去过中国,但总觉得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
2022年8月,凯尔的典当行收到一个包裹,寄件人是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顾客。包裹里是一本厚重的皮质相册,封皮上雕着龙纹,角落写着“Nanking”。凯尔翻开一看,前几页是东南亚的风景照,黑白和彩色混杂,纸张已经泛黄。他起初以为是普通的旅行纪念册,但翻到后面,内容让他愣住了。
相册里记录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三十多张照片展示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街道上堆满尸体,老人、妇女、儿童的遗体散落在瓦砾间,血迹斑斑的地面触目惊心。每张照片旁还有简短的英文注释,标注了时间和地点,明确指向南京。
凯尔被这些画面震住了。他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惨烈,但亲眼看到这些照片,还是让他胃里翻江倒海。他立刻意识到,这本相册不是普通的收藏品,而是历史的见证,理应属于中国。
他花了几千美元从寄件人手里买下相册,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发了视频,展示部分照片,征求网友意见。他的账号平时只有几百人看,这次视频却火了,几天内被转发上万次。中国网友纷纷留言,感谢他的正义感,建议他联系中国领事馆。

麻烦也跟着来了。视频发出没几天,凯尔的邮箱收到匿名邮件,有人出五十万美元要他卖掉相册,还有人威胁他销毁,否则会有“严重后果”。紧接着,陌生电话打来,警告他别多管闲事。
他的家门口开始出现可疑人物,深夜还会收到恐吓信,信里提到他父母的住址,威胁他们的安全。凯尔的父母也收到类似信件,警告他们劝儿子放弃计划。凯尔报了警,但当地警方没当回事,只让他提高警惕。
压力越来越大,凯尔每天都提心吊胆。他买了防弹背心,腰间别着手枪,把相册锁在店里的保险柜里。即便如此,他没想过放弃。他联系了历史学家,确认相册的真实性,又通过网友介绍,联系上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
2022年11月16日,他带着相册,亲自开车到领事馆。交接仪式很简朴,领事馆工作人员郑重接过相册,递给他一个白色礼盒,说是中国的谢礼。凯尔没多想,收下礼盒就回了家。

回到家,他打开礼盒,里面是一只鸡油黄瓷瓶,釉面光滑,造型典雅,散发着东方工艺的独特韵味。凯尔拍视频展示了这件礼物,网友很快认出,这是中国国礼瓷器,此前只赠给过白求恩医生和拉贝先生。
凯尔得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在视频里说,这份礼物不仅是对他的认可,更是对历史真相的肯定。他的账号因此涨粉无数,铺天盖地的感谢信从中国寄来,信封上写着“正义的朋友”。

凯尔的义举让他的典当行成了网红打卡地。顾客络绎不绝,很多人专程来看那只国礼瓷瓶。凯尔把它摆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放了块牌子,写着“南京,1937,勿忘历史”。
他拒绝了多次高价收购的请求,称这件瓷器是无价之宝,永远不会卖。网络上,中国网友给他寄来鲜花和信件,还有人送了黄色军大衣,让他在中国访问时穿上。他被这些善意感动,觉得自己做对了。

不过,网络暴力也没停下。一些匿名账号骂他是“多管闲事”,还有人寄来伪造的法律文件,威胁起诉他散布虚假信息。凯尔雇了保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生活依然小心翼翼。
2023年,他开始计划访华,想亲眼看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2024年6月,他终于成行,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1月16日,他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穿着粉丝送的黄色军大衣,手持中国国旗,拍下照片发到网上,写道:“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温暖让我永生难忘。”
在南京,凯尔参观了纪念馆,看到相册被妥善保存,展柜里附有中英文说明。他站在展柜前,久久凝视。回国后,他在2024年11月接受采访时说,网络暴力还在继续,但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中国的支持让他更有勇气,他计划办一个小型展览,展示二战文物,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他的典当行生意越来越好,店里多了面墙,挂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感谢信,其中一封来自南京的老人,写道:“谢谢你,让我们的历史被看见。”

凯尔的故事传遍网络,成了中美民间友谊的象征。他的义举让更多人关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也提醒大家,正义的路可能坎坷,但真相值得守护。他还在社交媒体上活跃,分享古董故事,偶尔提起那本相册,呼吁大家勿忘历史,珍惜和平。他的生活还在继续,但那只瓷瓶和那段经历,已经成了他生命中最闪光的部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年,美国小伙将“大屠杀”相册捐给中国,回礼让他大呼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