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贝尔到梅根:英国上层社会的种族伪装被撕开
2018年梅根和哈里王子在温莎城堡办婚礼,全球超2900万人守着看直播,婚礼上有非洲鼓乐,还有黑人牧师祈福,当时好多人说这是“打破英国皇室白人垄断的大事”。可谁能想到,才过三年,俩人就宣布退出皇室高级成员身份,后来梅根在访谈里说,皇室有人偷偷讨论她儿子阿奇的肤色,她还因为这些压力搞到心理出问题。这场看似完美的皇室童话,就这么碎了。
梅根和贝尔:隔了几百年的“外人”梅根不是第一个想挤入英国上层社会的黑人女性,早在18世纪,就有个叫伊丽莎白·迪多·贝尔的姑娘住进了伦敦贵族豪宅。
贝尔是奴隶的女儿,被当时的首席大法官曼斯菲尔德勋爵收养,跟白人表妹一起长大,还被叫做“英国第一个黑人贵族”。
现在能看到的关于贝尔的东西,也就一幅苏格兰画家大卫·马丁画的肖像,画里她穿丝绸裙子、戴珍珠,站在表妹旁边,看着特别端庄。
本来想觉得这是当时贵族接纳黑人的证明,可后来发现作家劳伦斯·斯科特在《危险的自由》里说,贝尔自己特别反感这幅画。
斯科特说,那时候的艺术就是把黑人女性“变样”,把贝尔画成“稀有又带异域风情的花”,其实就是想掩盖殖民和奴役的破事。
我觉得不管是梅根还是贝尔,她们在英国上层社会里都像“外人”,梅根带点黑人文化进皇室,就有人看不惯,贝尔就算住进豪宅,也只是被当成个“特别的存在”,没人真的在乎她的感受。这种看似包容的背后,其实全是隐形的排斥。
影视剧里的“美好”,全是藏了真历史从梅根的事往回瞅,你会发现英国好多影视剧都爱干“遮丑”的事,2014年有部叫《贝尔》的电影,就是讲贝尔的故事,可它光顾着拍贝尔的爱情和养父的“道德觉醒”,压根没怎么提18世纪英国奴隶贸易多疯狂。
要知道那时候英国运了几百万非洲奴隶,好多贵族的钱都是从这上面来的,贝尔养父家也没完全撇干净关系。
还有近几年火的《布里奇顿》,把19世纪英国拍得跟种族平等的乌托邦似的,夏洛特王后都改成黑人了,衣服华丽,爱情故事也甜。
但那时候英国的财富全靠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堆起来的,剧里半个字都没提,我瞅着这种剧,总觉得是在给观众“喂糖”,让大家忘了那些不光彩的历史。
很显然,这种“漂白”历史的操作不是偶然,英国好多历史教材里,讲奴隶贸易的内容少得可怜,还总强调自己当年废除奴隶贸易多伟大。
可实际上,英国废除奴隶制度比其他国家晚不少,废除后还给奴隶主赔钱,被奴役的人啥补偿都没有。这种只说一半的历史,根本不是真历史。
有人敢认账,更多人在装睡不过近几年,也不是没人敢把这些“黑色”往事翻出来,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在英国闹得挺大,好多人上街抗议种族歧视,还要求查清楚英国上层社会和奴隶贸易的关系。
后来国家信托组织查了一下,发现自己管的300多座庄园里,有三分之一的钱都跟殖民时期的脏钱有关,像查茨沃斯庄园这种有名的地方也在里面。
哈伍德伯爵算是贵族里少有的敢认账的人,他家里的庄园还是《唐顿庄园》的原型呢,2021年他主动把家族档案公开,说自己祖上18世纪在牙买加有5个奴隶种植园,奴役了1300多个黑人,家里40%的钱都从这来。
他还搞了个基金,资助人研究奴隶贸易史,在庄园里设了展区讲这些事。
但愿意像哈伍德伯爵这样做的贵族太少了,有调查说,家里钱跟殖民有关的100个贵族家族里,也就12个愿意公开档案,剩下的不是说档案丢了,就是说这事有争议,反正就是不想提。
搞不清他们是真不记得,还是故意装睡,毕竟承认祖上的钱不干净,对贵族来说太没面子了。
从梅根的童话碎了,到贝尔被误解的一生,英国上层社会这些“黑色”往事,不是藏起来就能消失的。
影视剧再怎么美化,贵族再怎么装睡,也改变不了那些历史。
现在要做的,不是继续遮遮掩掩,而是把这些事说清楚,给被奴役的人一个交代,也让现在的人明白,真正的平等不是装出来的。
只有这样,那些被掩盖的历史,才算真的被正视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