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 14:38

2000年澳大利亚军舰撤侨:许日本人马来人登舰,却不准中国人上船

2000年,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突然乱成一锅粥,一场政变把整个首都霍尼亚拉搅得天翻地覆。各国侨民都得赶紧撤离,澳大利亚派军舰帮忙,可中国华侨在登船时遇到了麻烦,日本人和马来西亚人却顺利上去了。这件事不光牵扯到外交协议的执行,还暴露了国际援助的复杂面。

乱起霍尼亚拉,侨民陷困境所罗门群岛这个地方,由好几百个岛屿拼凑而成,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马莱塔省人口占全国三成,可伐木业贡献才6%,西部省倒好,占了半壁江山。这种不平衡从1980年代就开始发酵,马莱塔人大量迁入首都霍尼亚拉和瓜达尔卡纳尔省谋生,引发本地人不满。

到了1998年自由运动冒头,反对马莱塔移民,设路障赶人,驱逐了两万人,控制乡村地带。马莱塔鹰派力量在1999年成立,保护本族利益,双方冲突升级,枪战不断。1999年6月,所罗门政府宣布紧急状态,签署霍尼亚拉和平协议和蒙达协议,试图缓和民族矛盾,但效果有限,暴力事件还是层出不穷。

2000年6月5日凌晨4点,马莱塔鹰派力量突袭总理府,扣押总理巴塞洛缪·乌卢法阿卢,宣布接管政府。机场关闭,通讯中断,霍尼亚拉陷入混乱,零星枪战导致10人丧生。暴徒抢掠商店,针对富裕群体下手。当地华侨约500人,多从事商业,开设街头店铺,生活相对稳定,却成为攻击目标。财产损失严重,许多人被迫关门避险。

中国与所罗门无正式外交关系,一切事务通过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处理,无法直接派飞机或船只撤侨。大使赵振宇获悉情况后,联系中资企业山东海桥公司副经理石中琴,让他负责统计华侨信息。
石中琴长期居住当地,熟悉环境,迅速行动,收集姓名、联系方式,确保不遗漏一人。同时,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钟建华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事部门沟通,请求协助。澳大利亚军舰容量大,可载450人,新西兰仅150人,难以多帮。

其实,这场政变的根子深着呢。所罗门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后,政治经济一直乱糟糟的,火山灾害频发,交通不便。霍尼亚拉作为首都,象征先进,吸引无数人涌入发财,包括中国华侨。他们大多做生意,日子过得还行,但贫富差距拉大,种族仇恨加剧。
武装分子蓄谋已久,冲进总理府扣人质,整个城市通讯线断掉,陷入一片恐慌。华侨们店铺被砸,家产被抢,一肚子委屈无处说。祖国虽远,但总得想办法接人回家。赵振宇着急上火,只能委托可靠人士收集情报。石中琴这人爱国,长期在当地,对情况了如指掌,立刻行动起来。

澳大利亚同意,在撤本国侨民后,若有空位,搭载中国华侨,费用中方承担。第二艘军舰预计50小时后启航。6月9日,协议达成,赵振宇通知石中琴准备。华侨们收拾行李,等待机会。这时,冲突仍在延续,马莱塔鹰派力量支付补偿,但自由运动不认可新政府,继续对抗。
国际社会关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长访问霍尼亚拉,推动和平谈判。政变后,经济大滑坡,GDP降14%,丢了8000多个工作岗位,金岭矿关闭,原木出口跌13%,基础设施毁坏,包括供水站。和平协议在汤斯维尔签署,赦免交枪者,提出州政府体系,2001年7月宪法修正案通过。

澳舰拒华侨,日马得登船6月11日,石中琴带领32名华侨前往港口,准备登上澳大利亚军舰。他们携带中国护照,按照协议要求。澳方工作人员检查后,以船已满员为由拒绝搭载。华侨们停留原地,讨论下一步。就在此时,他们注意到后续抵达的亚洲面孔顺利通过检查。

那些人是日本人,21名国民持有护照,澳方放行,甚至协助搬运行李。马来西亚侨民也获准登舰,背包上船。同样是亚洲国家侨民,却待遇迥异。中国华侨上前理论,挥动护照质疑,但澳方坚持满员理由,不改决定。队伍无奈返回,石中琴立即报告赵振宇。
赵振宇向国内汇报,外交部及驻澳大使馆提出交涉,要求履行承诺。澳方以各种借口推脱,包括空间不足和优先本国人。次日,冲突升级,枪声更频,华侨处境恶化。石中琴接到威胁电话,有人警告停止组织撤离,甚至上门胁迫。

他坚持工作,更新撤离名单,人数增至117人。澳大利亚军舰是海军重型登陆舰,能运载18辆坦克或40辆装甲车,设计用于海陆转移。
早在6月6日,它从布干维尔转向霍尼亚拉,8日进入领海,10日搭载486名撤离者,包括156名儿童,返回凯恩斯。总计撤出1065名澳大利亚和其他外国侨民,至6月24日结束。军舰还充当和平谈判中立场地,推动停火协议。

日本外务省6月13日发布会确认,21名日本人由澳舰运至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也通过澳方协助撤离部分侨民。中国请求被拒后,转向自助方式。外交部调动附近货船,阳江河号从新西兰开往日本途中改道。尽管无精确路线图,船员凭经验导航,穿越海域。
这件事说起来挺窝火的,中国明明和澳大利亚谈好了协议,费用也答应全包,可执行时澳方变卦。船上空间明明够,为什么日本人马来西亚人能上,中国人不行?澳方借口满员,但事实是优先他国侨民。日本21人顺利撤,马来西亚也有份。华侨们失望透顶,石中琴带人回,等待下个机会。

自救阳江号,安全返家园6月13日下午,阳江河号抵达霍尼亚拉港口。船长丁海弟召集23名船员,强调任务重要。侨民们看到船影,迅速聚集。登船过程2小时完成,包括持有香港和台湾护照者,全都放行。政变军队未阻挠,反而维持秩序,协助行李搬运。

赵振宇事先通过私人渠道联系所罗门实际领导者德鲁·诺里,请求不干扰。诺里同意,确保港口顺畅。货船上,船员腾出舱室,节省淡水蔬菜,优先供给侨民。航行52小时,抵达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赵振宇和当地华人准备私家车接送,提供食品奶粉等必需品。
6月18日,波音777包机降落,116名侨民登机返国。剩下1人选择留巴新。这次行动体现了中国在无外交关系下的灵活应对,避免依赖他人。

2006年,所罗门再次暴乱,中国仍求助澳新,撤离20多名侨民,后租借飞机接余下300多人。类似撤侨屡见不鲜,如黎巴嫩100多人通过叙利亚联合转移,利比亚3万余人动用海陆空力量。这些努力源于国力支撑和对海外公民的保护。
阳江河号原本从新西兰去日本送货,接到电话改道。船员兴奋,克服无路线图难题,凭经验判断。抵达后,117人上船,包括台湾香港护照。

中国人一视同仁。政变军帮维持,缩短时间。船上空间有限,船员省吃俭用,让侨民住空闲处。字样“祖国欢迎你们”让人感动。52小时航行,抵达莫尔斯比港,赵振宇等候,用几十辆车接,提供必需品。当地华人筹集食品,帮助渡难关。
包机6月18日起飞,116人回国,下机泪流。经历生死的他们,感激祖国付出。所罗门暴乱危险,华侨亲历才知。撤侨行动让海外中国人见识祖国决心,也让世界看到中国速度。反华势力妄想分裂,无用。

2006年,所罗门再乱,中国无建交,向澳新求助撤20多人,后租飞机从巴新接300多。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全球散布,战乱撤侨常见。但无论原因,中国从未放弃游子。黎巴嫩用叙利亚等联合撤100多,利比亚海陆空撤3万多。每回都展示中国力量,增强海外安全感。
撤侨背后,是国力支撑,政府保护,同胞凝聚。时至今日,海外中国人自豪,危险时信祖国不弃。生在中国,是幸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0年澳大利亚军舰撤侨:许日本人马来人登舰,却不准中国人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