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 14:38

韩国专家预言:就算美国倾巢而出,也打不过中国,可能还输得很惨

文 | 编辑 春秋玉史
«——【·前言·】——»
在华盛顿战略家的西太平洋地图上,日本和韩国被看作是钉死的棋子,是美国全球霸权体系里最稳固的前沿据点,他们对此有根深蒂固的自信,觉得盟友体系绝不会破裂。

可谁也没料到,最狠的质疑竟来自体系内部,韩国首尔大学的军事专家金荣敏教授,没私下提意见,反而在公开场合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一个残酷的实际情况,一点没留余地。
美国就算把所有艘航母战斗群全都派来,在靠近中国的地方打仗也赢不了,甚至会 “输得很惨”,这到底是故意夸大,还是处在关键位置的人看到的真实情况?

航母来了也白搭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把航母当成全球威慑工具,哪出事哪就开过去一艘航母,他们的军事实力、全球存在感、话语权,很大一部分都靠航母撑着,美军更习惯用航母数量来计算“稳赢”的胜算。
但现在这套思维方式正在过时,中国军事专家金荣敏的观点很直接:美国别再幻想靠航母压制对手了,现在这招已经不好使。

不是说航母技术不行了,而是中国不想跟美国正面对撞,咱们重点搞的 “反介入 / 区域拒止” 体系,核心就是让美国航母靠近不了中国周边的战场,你想来硬的咱就不让你靠近,这招专治远距离来犯。
最典型的就是 “东风” 系列导弹,尤其东风-26被叫做 “航母杀手”,它能打2000多公里,一旦锁定目标最后阶段速度能到18马赫,这么快的速度,美国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很难拦住。

一个航母战斗群造价上百亿美元,载有数千名士兵和上百架飞机,但在中国近海,一旦被锁定很可能瞬间全军覆没,这已经不是普通战术问题,而是国家层级的战略豪赌。
更严重的问题是,美军对“平台”太依赖,就是一艘舰船打完了导弹补给非常麻烦,比如一艘驱逐舰导弹用完后,必须跑回几千公里外的后方基地才能重新装填,来回一次就要半个月,战场早变天了。

中国看得很清楚,专打美军最难受的地方:补给线,你不是装备多吗?我就让你带不动、补不到,最后“有武器没机会用”白占空间。
这也是中国军事战略思维的一大变化:不是和美国比数量、拼硬碰硬,而是把握住关键点,让你最强的地方变成负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这么紧张中国的导弹部队,不是中国“咄咄逼人”,而是美军发现他们赖以称霸的“航母神话”真的可能被打破。
持久战打的是补给前线打仗靠的是战术和武器,但真要打到长期、大规模消耗战,拼的不是谁打得巧,而是谁能持续造、持续供,这时候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后方工厂的开工率,是工业体系的完整度。

这正是美国现在的最大问题,俄乌战争就是现实例子。美国一个劲往乌克兰送武器,标枪导弹一个接一个发射。
可洛克希德・马丁就算一年加班加点,也就造出几千枚导弹,这些导弹送到乌克兰,俩月就被打光了,生产速度根本赶不上战场上消耗的速度,缺口一下就显出来了。

而且问题不止在生产速度上,更深层的问题在供应链,比如F-35战斗机号称世界最先进,但它的零部件里有不少关键原材料,比如钨、铟这些稀土得从中国进口。
如果中国掐断供应链,美国这条高端武器生产线立马瘫痪。
美国军工企业重技术、轻制造,追求效率和利润,但忽视了产能冗余和产业链完整性,平时没问题,真打起仗来才发现工厂、原料、零部件不够用。

中国就不一样了,咱是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最基础的钢铁、水泥、螺丝钉,到复杂的雷达、导弹、核潜艇,从头到尾啥都能自己造,不用看别人脸色,供应链全得很。
前线刚发射一波导弹,后方工厂的新批次马上就造出来,不用求援、也不怕断供,这种“打一边补一边”的能力,是最硬的实力。

这不仅是工业体系的胜利,更是战争形态的转变,过去靠人多,现在靠机器多、靠工厂多,这就是新时代的“工业版人民战争”。
所以说打仗不光是战场上拼杀,更是比国家整体动员能力,美国的军工体系现在就露出问题了,真要长期打下去根本扛不住这压力,早就显露出撑不住的风险。

谁能持续给战场送物资,谁就能坚持到最后,胜负可能在战争刚要开始时,就已经有了大致方向,能不能供上才是根本。
美国打不赢中国在美国的战略设想里,日韩一直是对付中国的前线阵地,但美国忽略了一个现实:这些国家不是美国的附属国,而是有自己利益和打算的主权国家。

金荣敏教授提 “美国必败论” 不是空想,是站在日韩等盟友立场算的账,他揭穿美国的战略压根没考虑这些国家的实际情况,只顾自己,没管盟友的难处。
先说经济,韩国和日本虽然嘴上和美国走得近,但它们最依赖的市场是中国,两国从汽车零件、半导体到各类工业品,和中国的贸易往来密不可分。

真打起来,直接受伤的不是美国,而是这些离中国最近的国家,自己的饭碗砸了,谁还替别人拼命?
再看地理,韩国和日本几乎贴着中国海岸,一旦开战它们根本无处可逃,中国的导弹不用越太平洋,几分钟就能打到东京或首尔。

而美国本土在地球另一边,最多是丢艘航母、赔点兵,美国人可以回家,但日韩没有退路。
所以别看日韩跟着美国喊口号,真到关键时刻,它们一定会权衡利害,选择自保,这种“口头支持、实则观望”的态度,就是对美国战争计划的实际否定。
金荣敏讲的“美国必败”本质不是说美国武器不行,而是指这个战略在现实中根本走不通。

他点出的是一整本账本:战场损失、工业疲软、盟友靠不住、全球经济承压,这些叠加起来战争就不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更大的灾难。
如今中国不靠航母堆数量,也不靠主动挑事,而是用技术和战略把战争的代价抬高到一个谁也不敢轻启战端的高度,这种做法把美国的优势削成了负担。

真正的大国较量,不是去打赢战争,而是让战争根本打不起来,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亚洲计划已经在现实中碰壁,西太平洋的局势也真的变了。
参考资料B站账号:YouTube精选智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国专家预言:就算美国倾巢而出,也打不过中国,可能还输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