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首相要来了?民调34%领跑,高市早苗优势却难落地
2025年9月,日本自民党总裁遴选这事热度不小。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民调里以34%的拥护比例跑在最前面,另一候选人小泉进次郎以29.3%紧随其后。
不少人盯着“日本首位女首相”这头衔,觉得高市这次赢面大,但其实,这热闹背后的门道,比表面看着复杂多了。
本来想单看民调下判断,后来发现根本行不通。
2020年自民党选总裁那回,河野太郎民调一度领先,可最后呢?菅义伟靠议员票拿了胜选。
这事儿就能说明,日本选民的偏好和最终结果,中间差着好几个“关键环节”。
毕竟日本首相不是选民直接选的,得从议会多数党里出,而多数党现在是自民党,所以自民党总裁才是真正的“准首相”。
民调领跑不代表能赢?日本选举规则先给高市泼了冷水高市这民调优势,放在日本选举规则里,其实没那么值钱。
自民党总裁遴选分两轮,首轮有590张票,一半来自国会议员,另一半来自近92万基层党员。
要是首轮没人得票过半,前两名就进第二轮,第二轮投票权更集中,295名议员加47个地方党部,每方一票。
其实,2024年选举高市就栽在这规则上。
当时她基层党员票拿得不少,可议员票被石破茂压了一头,第二轮直接输了。
今年这情况也没好多少,《共同社》说她在有投票权的党员里,就比小泉多3个百分点;《读卖新闻》更直接,说小泉在党员里的拥护比例反超了高市13个点。
更关键的是议员这边,小泉的支持率明显更高,真要进了第二轮,高市怕是还得吃亏。
所以说,日本政治这派系逻辑比个人能力管用多了。
高市没自己的派系根基,2024年能跟石破茂掰手腕,全靠自民党最高顾问麻生太郎支持。
可麻生当初支持她,不是看好她,是怕石破茂上台后搞改革,石破想弱化派系政治、加强资金监管,这直接动了麻生派的利益。
无奈之下,麻生才把高市推出来当“挡箭牌”。
可高市后来的操作,属实有点“拎不清”。
去年落选后,她跟麻生的来往少得可怜,连登门拜访都懒得去。
日本社会多讲究论资排辈啊,这行为跟捅了麻生的“逆鳞”没两样。
今年麻生主导“倒阁”石破茂,高市还玩起了“神隐”,一点不积极。
如此看来,麻生派今年肯定不帮她了,反而更倾向支持好控制的小泉。
更何况,小泉现在还拿到了财政部长加藤胜信、前数字部长河野太郎的公开支持,党内路子比高市顺多了。
美国不点头,高市再蹦跶也没用?还有候选人的“变脸”戏码党内不支持也就罢了,自民党的盟友公明党也不给高市面子。
公明党跟自民党是执政联盟,自民党要想在议会保持多数席位,离不了公明党。
可公明党明确说了,只跟“中间派”合作,高市那极右翼立场,他们根本接受不了。
高市常干的事,否认侵略历史、定期参拜靖国神社,还扬言日本该有核武器,在普通民众眼里可能是“硬气”,在公明党看来就是“自寻死路”。
公明党在对华关系上一直谨慎,高市那套极端主张,要是真让她上台,公明党肯定会终止合作,自民党执政根基都得晃。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态度,有麻生派议员透话说,白宫不希望日本再出“反华首相”。
毫无疑问,这一句话就把高市的路堵了大半。
现在美国正搞战略收缩,特朗普政府可不想被日本拖进对华对抗里。
高市要是真当选,美日协作肯定出问题,美国怎么可能让这事发生?
估计高市也意识到了危机,最近开始“变脸”了。
之前她说话极端又强硬,这几天的记者会却改了风格,大篇幅讲自己的个人经历,比如更年期的困扰、照顾父母的日常,净说些普通女性关心的话题。
政策上也开始模糊,之前她是财政保守派,还严厉批评过石破茂,现在却把经济政策说成“负责任的财政刺激”,这词听着就像临时编的,明显是想讨好中间选民。
小泉这边也有变化,之前他因为收买网络水军的丑闻被曝光,形象跌了不少,现在整个人变得成熟稳健多了。
本来想这俩人竞选风格差挺多,结果为了选票,都活成了自己之前“反对”的样子,也是挺讽刺的。
不管最后是高市还是小泉当选,都得接个“烂摊子”。
一方面,两次大选下来,执政联盟在两院丢了不少席位,怎么重新赢回选民信任,就是个大难题;另一方面,税收调整、财政开支,还有落实对美贸易协定,哪件事都不好办。
但就目前来看,高市离“日本首位女首相”还有不少坎。
民调优势是虚的,党内没派系撑、盟友不认可、美国还不点头,就算她最近再怎么“变脸”,这些核心问题不解决,想当选怕是难上加难。
日本这总裁遴选,说到底还是派系、盟友、外部力量的博弈,高市要是看不透这点,跑得再快也到不了终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