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司法部行动收网,21人无众议长,理由牵强或有背后干预
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大戏,本该是正义的狂欢,结果却让无数人看得目瞪口呆。菲律宾司法部公布了一份21人的涉贪大名单,可名单里偏偏少了一个最该出现的名字——总统小马科斯的亲表弟,前众议长马丁·罗慕尔德兹。
这事儿就像一出精心编排的大戏,剧本早就写好了,主角却在开演前被导演悄悄换掉了。
司法部给出的理由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关键证人没来作证,所以证据不足。
听着是不是特耳熟?
就像我们小时候犯了错,总会找个“我同学也这么干了”的借口一样,轻飘飘的,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那位名叫奥利·古特萨的关键证人,压根就不是没作证,反而是个硬茬。
人家不仅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指名道姓地把罗慕尔德兹和另一个关键人物萨迪·许给供了出来,还把一份详尽的书面证词,在8月28日那天,亲手递交给了菲律宾反贪体系里最牛的机构——监察专员办公室。
这下就有意思了。
证人作证了,证词也递上去了,为什么司法部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原来,玄机就出在这个监察专员办公室上。
这个机构虽然号称独立,但权力大得吓人,拥有直接起诉的权力。
然而,就在收到证词的几天后,9月2日,他们发了个公告,说针对罗慕尔德兹的指控,“证据链不完整”,需要“进一步验证”,所以,先放一放,暂缓受理。
你品,你细品。
暂缓受理,这四个字简直是艺术。
它不像直接驳回那么生硬,给人一种“我们还在努力”的错觉,但实际上就是把案子压下了。
更绝的是,他们对另一个涉案人萨迪·许的调查却麻利地启动了。
这操作,简直是把“区别对待”四个大字刻在了脑门上。
为什么?
有人挖了挖监察专员办公室现任老大的背景,发现这位约瑟夫·埃斯库德罗先生,曾经是马科斯政府的法律顾问,和总统家族的关系,那叫一个亲密无间。
这盘棋下得,真是滴水不漏。
这边厢,总统的表弟被巧妙地“保护”了起来;那边厢,那位被推到台前的萨迪·许,则成了这场大戏里另一个关键的棋子。
司法部信誓旦旦地说,要向国际刑警组织申请“蓝色通告”,把他抓回来。
听起来大义凛然,好像不把这个人缉拿归案誓不罢休。
可结果呢?
国际刑警组织的官网在9月5日给出了明确答复:驳回申请,理由是“缺乏足够司法证据支持”。
这脸打得,啪啪响。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消息从菲律宾驻美使馆内部传出,萨迪·许这位老兄,早在8月29日就通过特殊渠道溜到了美国加州,而且正在跟美国司法部谈“政治庇护”的事儿。
他的律师团队给出的理由是,他因为“政治迫害”面临生命危险。
这下好了,一个本该被全球通缉的嫌犯,摇身一变成了“政治难民”。
如果他真的在美国安顿下来,那菲律宾司法系统的脸面,可就彻底丢到太平洋里去了。
这不仅说明腐败网络已经强大到可以跨国运作,更暴露了马科斯政权在追责上的无力,或者说,是根本就不想追。
如果说前面的操作还只是暗度陈仓,那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了。
就在司法部公布那份“干净”名单的第二天,8月27日,总统小马科斯大笔一挥,签署了一份行政命令,任命他的表弟罗慕尔德兹为“总统府特别顾问”。
这个头衔可不一般,不仅享受着内阁级别的待遇,有专门的安保、官方用车和预算,更重要的是,根据菲律宾的《反贪污法》,现任政府高官在任期间,是享有“调查豁免权”的。
看明白了吗?
这不是遗漏,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救援。
通过一个华丽的任命,罗慕尔德兹从一个“准嫌疑人”,瞬间变成了受法律保护的“高级官员”。
除非总统亲自撤销他的职务,否则谁也动不了他。
当初小马科斯可是拍着胸脯保证,“反腐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是我的亲戚也不例外。
”现在看来,这话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法律非但没有成为他表弟的枷锁,反而成了他的“护身符”。
菲律宾一个公民社会联盟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简直是“制度性腐败的教科书案例”。
当记者们把话筒递到新上任的罗慕尔德兹面前,追问他关于腐败的指控时,他只是云淡风轻地回应:“我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司法程序应尊重程序正义。
”他回避了所有实质性的问题,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总统府提供的资源和保护。
这场被命名为“反腐风暴”的政治运动,到头来变成了一场精准的权力自保手术。
萨迪·许被当作弃子扔出去,既能平息一下舆论的怒火,又能把他塑造成一个“外逃”的罪人,转移国内矛盾。
而真正的核心人物罗慕尔德兹,则被巧妙地“提拔”,用制度的漏洞彻底堵死了所有调查的可能。
整个司法和监察体系,在这场权力游戏中,沦为了可悲的工具。
这场闹剧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觉。
美国国会开始呼吁重新评估对菲律宾的援助,认为那里的民主正在倒退。
亚洲开发银行也按下了暂停键,冻结了一笔高达2.3亿美元的国会改革项目拨款,理由是“治理透明度不足”。
而在菲律宾国内,民怨沸腾。9月1日,超过12万民众走上马尼拉街头,他们高举着标语,上面写着:“总统的亲戚不是法律的例外!
”根据最新的民意调查,小马科斯的支持率从78%暴跌至61%,更有高达73%的民众认为,他的反腐行动“不公平”。
小马科斯曾说:“我不会让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
”现在,法律却为他的表弟开了一扇宽敞的后门。
这场所谓的反腐,根本不是在清除腐败,而是在重新定义——谁,才有资格腐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