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之间的争议领土,如今已划分成了两份,但俄罗斯有了新想法
历史纠葛源远流长,领土争议历经沧桑说起中俄之间的领土问题,黑瞎子岛这事儿得从老早时候说起。这岛子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地方,总面积三百多平方公里,本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明朝时候就有记载了,那时候明朝的官员巡视东北边疆,岛上就属于咱们的管辖范围。
到了清朝,更是正式设了哨所,派兵驻守,岛上还有中国老百姓住着,捕鱼过日子啥的。结果,沙俄那时候野心大得很,趁清朝衰弱,一步步蚕食土地。1929年,中东路事件闹起来,苏联直接派兵占了岛,把中国居民赶走,从那以后就牢牢控制着。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一开始挺铁的,但领土事儿一直没忘。60年代开始谈边界,谈着谈着1969年珍宝岛打起来了,谈判就卡壳了。苏联还往黑瞎子岛上移民,搞得事儿更复杂。80年代关系缓和了,才接着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手,继续谈判。到90年代末,大部分边界定下来,就剩黑瞎子岛和另一个小岛有争议。俄罗斯那时候经济乱套,急需和中国搞好关系,所以在边界上让了步。2004年,普京来华,签了补充协议,黑瞎子岛一分为二,一半归中国,一半归俄罗斯,中国拿回171平方公里土地,银龙岛全是我们这儿。
协议签了,俄罗斯就把他们那边的设施拆了,居民迁走。中国这边2008年搞了界碑揭牌仪式,正式确认边界。之后,我们建桥连岛,2012年设了边防执勤点,管起来。2015年升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也搞起来了。
其实,这岛子位置好,是中国最东边儿,最早见太阳的地方,开发潜力大着呢。但因为是两国各一半,开发得协调着来。俄罗斯以前不咋上心,他们觉得自己是欧洲国家,重心在西边,远东开发落后,黑瞎子岛俄方部分就那么搁着。
协议分割尘埃落定,双方权益各得其所2004年协议一签,黑瞎子岛就正式分成两份,中国拿回一半多点儿土地。这事儿对我们来说是大事儿,标志着边界东段彻底解决了。俄罗斯那边拆设施、迁居民,中国很快行动起来。桥建好了,岛和大陆连上,交通方便了。边防部队上岛执勤,治安管理常态化。保护区建起来后,湿地生态维护得不错,鸟类啥的多了,旅游也热了点儿,吸引人来观光。
俄罗斯呢,他们的开发一直慢吞吞的。远东地区对他们来说,是块鸡肋,人口少,投资少,基础设施差。黑瞎子岛俄方部分,就维持着军事点,偶尔巡逻,没啥大动作。
中国其实早就有开发心思,抚远那边招商引资,计划建铁路、机场啥的,但因为是联合性质,得等俄罗斯点头。2017年,两国就说要共同开发,但推进得慢,像蜗牛爬似的。直到俄乌事儿闹起来,俄罗斯挨了西方制裁,经济压力山大,才开始转头看东方。中国帮了不少忙,贸易合作稳住了他们的经济。
2024年,事儿开始有转机。俄罗斯官员提了建自由贸易区和边境口岸的想法,前大使杰尼索夫说前景广,但得努力。副总理来华,递了报告给普京。5月普京访华,签了开发构想文件,涉及物流、旅游、科技啥的。
俄罗斯这新想法,其实是形势逼的,他们意识到远东不开发不行,国家安全都得靠这儿。中国公路口岸10月就开工了,示范区建设起步,东北经济能借这东风振兴点儿。
分割后,两国权益都保障了。中国主权拿回,开发积极;俄罗斯稳住边疆,合作加深。其实,这协议不是谁吃亏谁占便宜,而是互利。黑瞎子岛从争议地变成合作区,体现了中俄关系的务实。
说实话,领土分清楚了,大家心安,经济上还能搭伙干事儿,对边境老百姓是实惠。东北振兴需要这种跨境项目,拉动贸易,增加就业啥的。俄罗斯的新想法,正好契合咱们的"一带一路",共赢嘛。
俄罗斯新意渐显,合作开发势头正旺现在黑瞎子岛开发进入快车道了。普京亲自抓,哈巴罗夫斯克政府得在4月15日前交路线图,以后每年报告。俄罗斯媒体说,新公路口岸设计今年启动,2028年用上,年过100万人次,还能运货,汽车好几万辆。俄方说要缩短工期,赶紧建。中国这边,口岸项目中标,2亿元投资,工期两年,龙建股份干活儿。
5月,哈巴罗夫斯克办了俄中论坛,签了34个协议,值上千亿卢布,焦点就是黑瞎子岛开发。专家董锁成提了建国际自贸区,加快合作。
8月,俄罗斯宣布设国际超前发展区,黑瞎子岛是重点,政策优惠,15年稳定,10年减税,招高科技企业。2026年开工,补铁路啥的,四季通关。
这新想法,让中俄合作更紧了。贸易额会涨,东北出口多,俄罗斯进口稳。生态旅游、科技教育都搭上,岛上湿地保护好,鸟类栖息地不乱。说起来,俄罗斯以前不重视远东,现在制裁一压,醒悟了,和中国抱团取暖。咱们立场一向是和平发展,领土问题历史解决,未来看合作。黑瞎子岛这事儿,证明中俄是全面战略伙伴,互信深,互利多。
其实,开发黑瞎子岛,对东北老百姓是好事儿。边境贸易活了,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提点儿。全球看,这合作注入活力,世界经济需要这种稳定。俄罗斯的新想法,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战略调整。两国地方落实好,就能见效。希望黑瞎子岛早日成示范区,中俄关系更上层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