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把中国分成7个国家,愿为美国战死,北大教授为何口出狂言?
前言“恨此生不是美国人,愿来生能代表美国上战场。”你敢信,说这话的不仅是中国人,甚至还是一名饱读诗书的高校教授?!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大量平民死亡,震惊世界,当时大多数人都在指责美国这种“侵略”行径,而时任北京大学副教授的焦国标却偏偏公然唱起了反调。
他写了一首名为“致美国兵”的诗,在其中赞扬美国人,为美国人入侵伊拉克的行径做辩解。
这种言论迅速引起了公愤,但更让人心生怒火的是,他之后甚至建议把中国分裂成七个国家。
以至于更多的人对他口诛笔伐,这位北大教授因此成了人人喊打的“卖国贼”。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焦国标成了这样,时隔多年他又如何了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从寒门走出的高材生焦国标出身并不好,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背朝黄土面朝天干了大半辈子,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反观焦国标的堂叔,靠着肚子里的一点“墨水”,活的相当滋润,这就让焦国标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改善家庭条件,就要走学习这条路。
幸运的是,堂叔非常喜欢焦国标这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一有空就给他传授知识,焦国标的成绩因此好了不少。
只是这位堂叔是为右派,他因此饱受批评,最后家道中落,还在一声声批判中去世了。
这显然是堂叔自己的问题,但可惜焦国标已经被堂叔荼毒,对于堂叔的死,他想把罪过归咎于制度之上。
自那之后,焦国标更加努力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考上了河南大学,毕业后又读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
不得不说,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焦国标的知识储备是值得肯定的,那既然了解了那么多,应该是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但焦国标那时候似乎并没有太多改变,在1995年还去了美国留学。
期间,美国基金会给了焦国标不少帮助,他也体会到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
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焦国标尽管有万般不舍,最后还是回到了中国。
但他的日子也没差到哪里去,是在北京大学当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当副教授,有个好工作,还能教书育人。
只是,焦国标德不配位,因为他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可真不像是个教授。
胡言乱语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致使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数十人受伤,更有三位记者当场牺牲。
此事一出,别说中国群众了,国际上也都是对北约的声讨。
一些群众还自发组织了游行,上街希望北约能不逃避现实,还中国一个公道。
焦国标学校里的学生自然也对北约的所作所为不满,情绪比较激动。
可焦国标却一脸无所谓的在教室里继续教书,听到学生谈论这件事还会厉声呵斥,甚至为北约开脱,解释他们只是“误炸”而已。
为人师表,却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人难以苟同焦国标的想法。
不过面对学生的反对,焦国标还是没有承认错误,反而在亲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比如2003年美国和伊拉克进行战争的时候,焦国标就一直在为美国说好话,还写了一首诗歌跪舔美国。
诗歌名字叫《致美国兵》,字里行间都是对美国兵的夸赞,还在文章结尾写:
“假如有来生,当兵只当美国兵。”
“假如今生注定死于战火,就当美国精确制导炸弹下的亡灵。”
然而焦国标如此看好的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却是一个侵略者的角色。
当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了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的对伊拉克展开了军事打击。
期间双方炮火不断,哀嚎遍野,美国有4497人阵亡,伊拉克则损失惨重,其萨达姆政府大约有7600-10800人死亡,伊拉克安全部队(新政府)更是有17690人死亡。
然而打的这么惨烈,七年过去,美方最终还是没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显然,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是不在理的,而这场战争爆发后,也确实有不少人在批评美国蛮横无理,像一个“强盗”一样解决问题。
而焦国标是一个教授,对于美国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什么,他应该看的也很清楚。
当时却对美国毫不吝啬的夸赞和支持,我们也能够知道焦国标究竟有着什么心。
不过焦国标除了跪舔美国,还做过其他很多令人气愤的事情,比如发表“七国分割论”,大言不惭的说要把中国划分成“七个国家”,让中国重新回到战国时期。
说这些言论的时候,他甚至还用河北省举例,说河北省要和外省人的结婚,到时候就是“跨国婚姻”。
只能说焦国标真的“疯”了,居然还说出这等分裂国家的话。
但焦国标并没有止步于此,之后我国与日本产生钓鱼岛争端的时候,焦国标就开始散播一系列谣言,试图迷惑大众,扰乱视听。
不过好在他已经败光了所有声誉,没人再听信他的胡言乱语。
叛国的人不可饶恕如今的焦国标对于美西方来说已经没了用处,即使他身处国外,也不会再给他什么好处。
而他住的地方从大别墅变成了地下室,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也变成了普普通通的饭盒餐。
另有消息称,焦国标每天省吃俭用还要费力打工,却连温饱都成问题了。
如果事情是真的,那还真令人唏嘘。
毕竟如果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好好在国内当他那个教授,现在指不定已经在事业上风生水起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伊拉克战争
中国新闻网-两种民族主义的网络激荡 可怕的是只有两种声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