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21:06

给美下“逐客令”!邀中方坐上席,中国仅用了3年,回报远超预期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红海咽喉的吉布提,悄悄掀了桌子。美军被下“逐客令”,一度风声鹤唳;
两年后,中国基地在此建成,海军军舰靠泊、亚吉铁路飞驰,场景热闹得让华盛顿心里发酸。
短短三年,中国从“新来客”到“常驻席”,护航、维和、救援样样俱全,还带动铁路走廊让吉布提经济得到改善。

清晨六点半的升旗与汽笛:红海岸边的“座次表”悄悄改了2023年,红海之滨,亚丁湾畔。清晨六点半,军号未响,海风先到。
营区里,一抹红色在朝阳里缓缓升起,庄严的升旗仪式一如既往;码头那头,补给车来回穿梭,舰员从跳板上鱼贯而下,手里拎着工具箱,脚步比鼓点还稳。
墙上的八个大字尤其醒目——“欢迎回到海外之家”。
远处,护航编队船侧的缆绳被松开,汽笛低沉,像在给这座基地唱起主题曲。这里是吉布提,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个海外保障基地的日常画面。
六年多来,它为护航、维和、人道主义救援保驾护航,连驻地开放日的“中华文化小课堂”都能吸引各国嘉宾驻足观看。
这座“海外之家”背后,是一张更大的地图:北上是苏伊士运河,南下接印度洋,咽喉部位叫曼德海峡——国际石油航运的要道,谁把住这里,谁就掌握了贯通欧亚非的海上命门。
吉布提因此被称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毫不夸张。
就在这样的地理金位上,一场谁坐上席、谁被请起身的座次调整,在过去几年里逐步成形。

把时间往前拨。
2015年,外媒传出风声:吉布提对美国在奥博克的某处军事设施“下逐客令”,甚至有拟移交中国的说法。
美方媒体立刻紧张,担心当地情报行动受影响;同时又注意到,中国正在推进一揽子港口与交通投资——这下华盛顿更坐不住了。
当然,谁搬、谁接这种表述当年多半出自外媒“吃瓜”的兴奋,但挡不住一个事实:吉布提欢迎中国在此设立保障基地,并且明确说欢迎,这已是公开的外交表态。
再回到今天。中国基地的升旗声里,有护航编队靠泊补给,有跨国联合后送演练,有对当地学校的公益援助,也有医生为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时的掌声。
港口外海面波光粼粼,亚吉铁路的货列则在内陆飞驰。
海上、陆上两条线串起来,构成了这里崭新的座次表。
“逐客令”的前因后果:吉布提不想站队,但座位得坐稳首先得承认,吉布提不是谁的附属,而是地缘要冲上的掌勺人。
几十年来,这里既是多国驻军的聚集地,也是海盗高发区附近的补给点。
法国常驻部队约三千人,美国在勒莫尼耶营地维持四千人规模并付年租金,还是全球最大的无人机海外基地之一;
日本也以反海盗为名,在此建立了其首个海外军事基地。
吉布提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外国军人最密集国家之一。

那为何会出现请某些客人挪挪座的消息?理由并不玄。
其一,吉布提要平衡:既要保障航道安全,也要把各方利益摆上台面;
其二,经济账要算清:港口升级、铁路贯通、工业园区落地,谁能拿出真金白银和公共产品,吉布提自然心里有数;
其三,政治上不愿被捆绑:奉行不结盟与睦邻政策,是它长期稳定的“护身符”。
在这一连串考量中,中国在合作中坚持的合作共赢才是两国交流的稳定器。
再加上联合演训、应急救援、后送医疗、反海盗协作,这些都不是口号;它们每天在码头、在医院、在靶场发生。
正因如此,当外媒传出逐客令的风声时,真正起作用的是吉布提对谁能带来持续收益的判断。
中国对吉布提的援助一,先把“动脉”打通:亚吉铁路
“要想富,先修路”,在东非是“要想跑,先通铁”。亚吉铁路,标准轨距、跨国电气化、全长752公里,2018年1月1日商业运营,是东非第一条此类铁路。
它把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与吉布提港对接,打通了内陆国家的“出海口”,让货流、人流、资金流沿着钢轨形成“加速度”。
商业运营第二年,运营收入较前一年增45%;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仍同比增长51.38%。

更重要的是,它在疫情中专门开行临时列车,协助撤离在东部城市的大学生,保障化肥、小麦等民生物资从港口抢运入内陆,把抗风险能力真正嵌进了运输网络。
这条铁路不仅是运输线,更是经济走廊:沿线规划的13个工业园里,已建成10个、开园9个,创造十万余就业岗位,产业在铁路线上串珠成链,让港—铁—园—城成了系统工程。
到2024年,官方介绍显示,亚吉铁路累计提供就业超过5.5万人次,完成本地员工培训认证2800余人,并举行六年成就与未来展望发布会暨交钥匙仪式,非方团队全面接手运营,这意味着授人以渔不止写在口号里,还落在调度台与司机台上。
二,再把“水龙头”拧开:跨境供水
如果说铁路解决货从哪来、怎么走,水就是生活能不能好好过。
吉布提常年炎热少雨,人均可再生水资源只有353.4立方米/年,远低于国际“极度缺水”标准,境内没有常年性河流,九成以上饮水来自地下水,含盐高、硬度大,健康负担沉重。
2017年,中埃吉三方推进的跨境供水项目建成,300多公里管线穿过戈壁、翻越坡地、分段试压、冲洗消毒,把洁净水引入吉布提城镇与企业,缓解了“靠天喝水”的窘境。

取水点设置在埃塞段,沿线居民一起受益——有人把作文题目写成《达瓦雷的驴子笑了》,朴拙的标题道出了生活的改变。
水到渠成,不是比喻,是现实:当水厂、泵站、管网接上了学校、社区、工厂,吉布提2035愿景里区域航运与商业中心的底子才算打牢。
港口需要吞吐,城市需要用水,产业需要配套,生活需要品质,这些都离不开“幸福之水”的稳定与可负担。
总的来说,吉布提敢对美国说不,不是赌气,而是算账。
对比一下:美国年年交租金,却不断被指责过度使用基地、干预当地事务;
中国三年内把基地建起来,护航、维和、人道援助全展开,还修了一条铁路带动整个地区繁荣。
到底谁是真伙伴,吉布提心里有秤。
参考信源:
为和平、合作、友谊而来(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3-09-08
亚吉铁路:在疫情中提速的繁荣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0-09-21
外媒:非洲吉布提向美国下“逐客令”,拟将一基地移交中国 澎湃新闻 2015-08-1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给美下“逐客令”!邀中方坐上席,中国仅用了3年,回报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