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21:05

伊朗遭遇全面制裁!货币里亚尔暴跌至112万兑1美元,经济承压!

2025年9月28日,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在中断十年后重新生效。
几小时内,德黑兰议会大厦内,议长卡利巴夫的声音如雷霆般响彻大厅:“任何行动都将得到对等和严肃的回应。”

德黑兰议会大厦
这道外交冲击波迅速席卷全球资本市场,伊朗货币里亚尔应声跌至1美元兑112万的历史冰点。
制裁重启:法律战与外交烽烟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源于8月28日英法德三国启动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根据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除非安理会在30天内通过新决议,否则2015年前的对伊制裁将自动恢复。

9月26日的安理会表决中,延长豁免的提案未能通过,制裁在次日正式生效。
伊朗外交部随即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痛斥此举“毫无法律依据”。
外长阿拉格齐在致联合国秘书长及各国外长的信中指出:
第2231号决议是以一致同意方式通过的,明确规定所有先前涉伊核决议均已终止,且相关限制将于2025年10月18日永久到期。
他强调,美国早已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欧洲三国也长期违反承诺,因此“无资格援引第2231号决议”。

伊核协议会议
更强烈的外交反击在制裁生效前已展开。
9月27日,伊朗紧急召回驻英、法、德三国大使进行磋商。
阿拉格齐在社交媒体上直言,西方国家的行为是出于“强权即公理”的思维,误以为“伊朗人民会屈服于霸凌”。
经济困局:制裁下的民生之痛尽管伊朗官方态度强硬,但普通民众正承受着严峻的经济压力。
2024财年伊朗通胀率高达32.5%,里亚尔对美元贬值超60%。
与2015年核协议签署时1美元兑3.2万里亚尔相比,如今伊朗货币价值已暴跌至当时的1/35。

“市场对制裁恢复反应强烈,”德黑兰一位外汇交易商描述,“民众争相将里亚尔兑换为硬通货,这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这种恐慌并非空穴来风,制裁清单包括对石油出口、银行金融业的严格限制,全面武器禁运,禁止铀浓缩活动,以及冻结海外资产等措施。
但伊朗已构建起独特的应对体系。
2025年上半年,伊朗石油出口额达670亿美元,日均出口量一度飙升至233万桶。

通过一支由“影子船队”组成的运输网络,伊朗成功绕过国际制裁,在海上开辟了一条经济生命线。
这笔巨额收入成为政权稳定的财政支柱,也让德黑兰在谈判桌上有了不低头的资本。
历史伤痕:强硬姿态的深层根源伊朗的强硬回应,深植于这个古老国家的历史记忆之中。
两伊战争中“以血守土”的悲壮记忆,以及1953年美国中情局策划政变推翻民选政府的屈辱,共同塑造了伊朗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两伊战争 老照片
在伊朗官方叙事中,核计划不仅仅是技术发展,更是现代版的“波斯复兴”,掌握先进科技,意味着夺回被西方长期压制的大国地位。
当西方国家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时,德黑兰听到的往往不是安全关切,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否定。
这种历史积淀催生了独特的“抵抗经济”战略。
国际制裁被转化为内部动员的契机,经济困境被归咎于外部封锁而非自身治理问题。
即便在2025年6月遭遇以色列空袭后,伊朗仍以“真实承诺-3”军事行动回击,将外部威胁转化为国内团结的催化剂。
国际棋局:各方势力的博弈制裁重启暴露了国际社会的深刻分歧。
以色列对联合国决定表示欢迎,称这是“针对伊朗持续违反核协议的重要进展”。
而中国和俄罗斯则指责西方滥用程序,破坏国际规则。
英法德三国在联合声明中试图保持平衡,一方面坚持恢复制裁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表示“重新实施联合国制裁并不意味著外交的终结”,敦促伊朗“避免采取任何升级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三国在声明中特意强调将继续寻求“新的外交解决方案”,并呼吁德黑兰重新遵守其保障监督义务。
这种相对克制的表态,与伊朗召回大使的强硬举措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局势正处于微妙时刻。
德黑兰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哈桑·拉希米警告:“这一决定不仅影响伊朗经济,还可能扰乱地区稳定,各方应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
前路何方:尊严与生存的平衡制裁重启之际,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电视讲话中明确表示,美国提出的三个月“制裁暂缓期”附加了苛刻条件,包括要求伊朗交出全部浓缩铀库存,这一提议“令人无法接受”。
然而,强硬姿态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危机。
高通胀持续侵蚀民生,货币贬值推高进口成本,长期的技术封锁阻碍产业升级。
尽管伊朗与俄罗斯、阿联酋等国的区域贸易增长了23%,非石油出口有所拓展,但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真正的危险在于,当外交空间不断被压缩,军事手段可能成为伊朗唯一可用的工具。

伊朗核设施
议长卡利巴夫的“对等回应”不仅是一句警告,更是一种信念的宣示,在这个被历史伤痕塑造的国家,退让往往被视为背叛。
结语联合国制裁的重启,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国际社会的裂痕与伊朗民族的坚韧。
在德黑兰街头,尽管安保措施明显增强,但生活仍在继续。
正如一位市民所言:“我们经历过更艰难的时期,这次也能找到出路。”
随着2025年10月18日第2231号决议规定制裁永久到期的日期临近,这场涉及法律、经济与民族尊严的博弈还将继续。
对于伊朗而言,需要的不仅是不屈的勇气,更是在尊严与生存、对抗与开放之间找到平衡的智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伊朗遭遇全面制裁!货币里亚尔暴跌至112万兑1美元,经济承压!